同样是“腰椎间盘突出”,为什么有的人安然无恙,有的人却痛不欲生?腰突就一定腰腿痛吗?这是骨科门诊中最常见、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问题。其实,腰腿痛只是表象,真正的“病根”藏在疼痛分布、神经压迫程度以及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差异中。
为了帮助大家更科学地理解腰椎问题,查阅大量文献与专业资料,精心整理出一套 Step by Step 的腰椎病根定位查体法,带大家系统掌握腰腿痛的判断思路。搭配图文教学,实用性强,建议收藏!
📌 患者能自查
🩺 医生能临床应用
✅ Step 1 常用的脊神经皮节感觉点分布图谱
在评估腰腿痛来源时,皮肤感觉的改变(麻木、针刺感)是判断神经根受累节段的重要依据之一。麻木的区域通常依据皮节(dermatome)分布进行定位,而肌力减弱则对应肌节(myotome)分布,这是评估神经受累节段的重要基础。
临床上,我们通常通过脊神经皮节(dermatome)感觉点的分布特点来初步定位责任节段。📌 提示:皮节麻木区域比疼痛分布更能准确指示责任节段。建议结合皮肤针刺、棉签轻触进行对侧对比检查。
👉 延伸阅读:皮节图谱 (Dermatome map),各类教科书所引用的皮节图谱差异巨大
第4版-实用骨科学-661页 引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(ASIA)绘制的皮节图谱
图片
ASIA皮节图谱和感觉关键点
图片
✅ Step 2: 感觉评价
神经受压早期,感觉异常(如麻木、灼热感、针刺感)往往先于肌力变化出现,皮肤浅感觉检查是早期识别的重要环节。针刺觉检查:用钝针或棉签,从腰部逐节向下轻刺皮肤,患者主观反馈减退或缺失区域。
左右对比:左右同时检查,确认“感觉变钝”是否对称。
结合皮节图谱定位:异常区域参考 Step 1 分布图对应神经节段。
图片
图片
L4神经根: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下蹲和下蹲起身困难;L5神经根:评估患者是否足背伸困难,能否足跟着地行走;S1神经根:评估能否脚尖着地行走。✅ Step 3:肌力评价在腰腿痛的评估过程中,除了感觉分布(皮节)判断外,肌力变化和反射变化是判断神经功能受损与否的重要依据,常用于进一步明确责任节段及受累程度。
神经节段主要支配肌群功能测试动作异常表现L2屈髋髂腰肌屈髋抗阻抬腿困难,步态拖拉L3伸膝股四头肌抗阻伸膝伸膝无力,站起/下蹲困难L4勾脚胫骨前肌足背伸(勾脚)勾脚无力,行走绊脚,足下垂(少见)L5踇趾背伸踇长伸肌、胫骨后肌等拇趾背伸、足内翻拇趾背伸困难,不能足跟着地行走S1跖屈腓肠肌、比目鱼肌、腓骨长肌跖屈(脚尖站立)脚尖不能站立,提踵动作无力1.髂腰肌图片
2.股四头肌图片
3.股内收肌图片
4.臀大肌、臀中肌图片
图片
5.胫骨前肌图片
6.腓骨长短肌图片
7.腓肠肌等图片
8.其他图片
图片
✅ Step 4:反射评价反射是神经功能的敏感指标,尤其用于辅助定位 L4 和 S1 的功能状态。
反射人
图片
图片
图片
✅ Step 5:观察性动作测试|动态识别神经根功能受损 除标准查体之外,观察性动作测试是住院医生和门诊快速评估的重要补充,尤其适合配合肌力/感觉检查做定位确认。神经根功能动作异常表现临床意义L4下蹲及起立动作无法完全下蹲或起身费力股四头肌无力,提示 L4 功能受损L5足跟行走测试足背不能维持,行走时足尖翘起困难踇长伸肌或胫前肌受累,典型 L5 损伤表现S1脚尖行走/单脚提踵脚尖站立困难,走路拖脚腓肠肌无力,提示 S1 神经根功能障碍📌 技巧提示:
建议患者赤脚进行,便于观察足部控制。
单脚提踵建议连续3次判断是否“乏力”或“单侧不能完成”。
对于老年患者或平衡差者,可安排在床边或靠墙检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百子莲
- 下一篇:酱肉包子的商业制作配方